透水混凝土地坪又称多孔混凝土,其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 它不含细骨料, 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 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其由欧美、日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 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彩色透水混凝土材料明细
组成材料:
生态透水混凝土组成材料:颜色料、透水砼胶结料、密封罩面剂三种材料组成。
用量配比:
颜色料
|
胶结料
|
密封罩面剂
|
10公斤/立方
|
10公斤/立方
|
0.3~0.4公斤/平方米
|
8元/kg
|
5.5元/kg
|
16元/kg
|
注:石子1750公斤/立方,水泥350公斤/立方(石子和水泥需自行当地购买)
|
下面简述一下透水混凝土在城市中的应用都有哪些原则?
一、生态功能**的原则——符合生态学原理,尊重自然规律,在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技术措施,优化地面铺装的材料与结构体系,充分挖掘透水性铺装的生态潜能和环境效益,维持包括城市地面铺装在内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因地制宜原则——城市有大小、经济水平高低、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差异,必须考虑城市的性质、规模、自然条件和城市环境现况,透水性地面铺装的制作、施工应尽可能利用当地原材料以降低成本。地面铺装的孔隙率及其下垫层透水体系应符合当地水文气候条件及植被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起与城市特点相匹配的透水性铺装体系。
三、整体优化原则——就是应着眼于城市生态环境整体,结合城市绿化配置、排水系统,蓄水系统与透水生态混凝土相结合,使其在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环境效应,发挥较佳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作用。